厨师从市场里买来一捆非常好看的韭菜,又嫩又肥又干净,于是早餐里便有一盘韭菜炒鸡蛋。
搛一筷韭菜,觉得很不对劲。一咬就塌,很绵。
但厨师否认是厨艺问题,而是韭菜本身没有筋骨。厨师解释:
餐桌上的韭菜,来自于大棚。大棚里有充足的养料、光照、温度、湿度。这四种因素,是韭菜长势旺盛的保证。但是长势旺盛,并不等于长势健康,就象脂肪不等于肌肉、长得块头大不等于力气大一样。
如果想让韭菜长出肌肉、长出力气,必须让韭菜自己艰难吮吸,亲自从土壤里吸取养料;必须接受来自太阳的光照,在阴晴不定里锤炼不同的适应能力;必须学会在冷暖交替里调节自己的成长节奏;必须学会在水分充足的时候储蓄以供干旱时的需要。就在这样长时间的或饱或饥、或明或暗、或暖或冷、或干或湿的自然条件里,韭菜才会出落得具有自己的生命力。
厨师接着说,大棚里的韭菜,严格的来讲,不属于农作物。因为这里的养料、光照、温度、湿度,全不是植物自己所得,而是生硬的填充。养料不是来自土壤,而是来自化学合成;光照、温度、湿度不是来自太阳和自然,而是来自光照器、加热器、加温器,在这些现代化“器”具里,韭菜俨然成为流水线上的工业品,而不是植物。只要加班加点,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批量生长。
人为强加于韭菜身上的,无论是化肥、还是光照、温度、湿度,都是激素。
这样的韭菜,不但没有筋骨,甚至没有生命。
我不禁叹了一口气。因为我又犯了职业病。
我经手的学生,有许多和大棚里的韭菜一样,没有筋骨。哪些激素,剥夺了孩子生成筋骨的权力?
过度的呵护。含在嘴里捧在手里,怕孩子摔跤,怕孩子流血……孩子被剥夺了“疼痛”的权利。缺失了疼痛的感知,也就缺失了避免疼痛的方法。
过度的包办。收拾房间、甚至是收拾书包、洗刷碗筷甚至是洗脸洗脚,都由妈妈包办……孩子被剥夺了“动手”的权利。没有“动”,何来“力”?“动力”,自古以来就是相偎相依。
过度的知识学习。这是全中国教育的通病。在过度学习中被剥夺了最多的权利。知识课抢占了音乐课的时间,没有了音乐熏陶的机会;知识课抢占了体育课的时间,没有了拼搏、合作的锻炼……各种各样的“没有”,合成了最大的“没有”——没有健康的价值观、人生观、审美观。
特别指出的是,因为追求过度的分数,导致许多知识水平较低的家长,把孩子直接送到辅导机构中。白天孩子在学校,晚上在辅导班,爸爸妈妈们蜕变为“保姆”,而不是“父母”。缺失了父母的陪伴,就犹如韭菜缺失了自然的阳光。不得“软骨病”才怪呢。
过度的满足。孩子想要什么了,马上有人照办。孩子失去了“等待”的权利。在“无需等待”中,孩子的耐心与忍耐能力,也就无从谈起。
……太多了。